从技术环节分析一下马里兰大学的那个演讲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哪个国家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二的发达国家”?
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是中国,也有人说是法国,日本,德国,英国。总之大家都争得面红耳赤,每个人都图文并茂地长篇大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个时候,一个骨骼清奇的回答让人眼前一亮。
写答案的人叫李轶睿,他是一个英国人,从小痴迷日本的三国志游戏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他住在中国,热爱中国,中文程度超一流,超出许多中国同胞的语文水平,如果不说你根本看不出他的文章是一个外国人写的。
他的那个回答是:
“这个问题好奇怪啊,在英国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话题的场景,至少没有亲身接触过这种绝对性比较国家的人,真没见过谁问出过‘哪个国家最厉害’这类问题。不仅英国,法国人也可能很少这样拿自己或其它国家全面对比。所以对我来说,这类问题真的好奇怪,不习惯。”
李轶睿还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在欧洲没有人会去对国家做绝对性的比较,写的很有意思,大家可以去看看。
不光是这个回答,李轶睿的很多发言,都提供了不同于中国人的视角和态度,给了我很多启发。
今天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件事: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有着太多的差异,太多的不一样。
很可能,在中国人看来习以为常的一件事,在另一个国家的人看来,却显得很奇怪。反过来,当然也一样。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只要你有和其他国家的人接触的经历,相信都会遇到类似的场景。
如果对这样的差异没有了解,贸然行事,就容易造成误会,乃至酿成笑话和冲突。
我大学本科的专业是对外汉语,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简单地说就是用英文教外国人中文。教的虽然是语言,但其实真正传播的是中国的文化,因为语言无法和它所依附的文化、所依附的社会相割裂。
后来阴差阳错,我没有去孔子学院教书,而是进了一家国内的英文日报做记者,日常的工作就是在北京和全国各地采访,然后用英文写成稿子,有比较短的新闻,也有比较长的深度报道。
每天我在想的,就是怎么样更好、更让人信服地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
有这样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所以我对跨文化交流这件事,就有格外的兴趣。
但是,跨文化交流其实不仅仅是对外汉语教师和英文媒体记者的工作,更是每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常常都需要面临的考验和困惑。
一旦你去了国外,你身上原本隐性存在的中国基因,马上就自动变成了显性的身份特征,既影响你的自我认同和表达,也影响别人对你的接受和认知。
面对陌生的听众和观众,你如何寻找自己的身份?如何定位自己的坐标?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过一番挣扎,才能寻找到答案。
在跨文化交流中,最容易犯两种错误。
第一种,就是过于固步自封于自己的传统思维模式,而又不愿意努力去对另一种文化做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第二种,则是换了一个姿态,过于急切地去拥抱另一种文化和思维习惯,但又因为没有掌握好尺度,没有跨过两种文化的鸿沟,反而跌在了沟里,摔得很惨。
典型的例子,就是马里兰大学那个在毕业演讲中批评中国空气质量的中国女留学生。
虽然大家有各自的判断,但我更倾向于把这次的争议看成是一次跨文化交流失败的经典教训。
对她进行标签化或者扣帽子我觉得没有必要,更无需揣测她的动机,这样做的意义不大,穷凶极恶做批判的姿态也不好看。我们讨论问题,最好还是对事不对人。
倒是对她的那个演讲文本,有必要做一下分析。想一想,为什么她的演讲,听起来会让人觉得不太舒服呢?
如果你看完她的演讲全文,你会同意我的看法:
她的遣词造句和修辞手法,一方面可以看到中国式作文训练的典型套路,熟练中带着某种世故;另一方面,又隐约能够看到美式幽默的影响。
她夸张的用词,简单归纳的逻辑,很明显是想借鉴美式脱口秀的表演。
但是,两套话语系统,两种说话方式,在她的身上简单地拼凑在一起,但是又没有很好地融合,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效果和冲突。
遗憾的是,这种冲突,并不是幽默,也不好笑。
而且,因为她对自己演讲的主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没有提供具体的事例,只有判断,所以整个演讲听下来,就无法让人信服,反而暴露出了逻辑的漏洞。
空有立场而没有论据,姿态先行,给人的观感也因此显得浮夸而不诚恳,带着简单化的天真。
我相信不光是中国人听了会撇撇嘴,在场的美国人听了,大概也会觉得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幽默是有门槛的,尤其是另一种文化语境里的幽默,对于外来者来说往往很难理解,要表现出来更需要技巧和文化背景,机械地套用只会适得其反。
我的一个朋友就曾经碰到过一件事。有次他在一个派对上,从吧台拿了两杯鸡尾酒,一杯给自己,另一杯给同行的另一个朋友。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女走过来对他嫣然一笑,说:“你有打火机吗?”
他有点窘,连忙严肃地解释说自己不抽烟,身上没有打火机。那个美女又是嫣然一笑,说,“It’s a joke”,然后就转身走了。
那个朋友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借打火机是一个玩笑呢?直到后来请教了美国人,才明白原来那个美女是看到他两只手都占着,所以就故意借打火机捉弄他一下。
这样的捉弄当然没有恶意,很有可能是对方对他有好感,想以此为话由拉近两个人的距离。
也就是说,那个美女是在flirt……只是我那个朋友不解风情啊,白白辜负了对方的调情。
这个故事还有个后续是,后来他又去了另外一个派对,碰到了相同的处境,只不过这次是看到有另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女手拿两杯鸡尾酒,他准备现学现用,就过去问别人要打火机。
结果呢,可能是因为他在开玩笑的时候语气过于诚恳,表情过于僵硬,也可能是因为美国人不习惯中国人用这样的美式幽默,总之这次是那个美女感到大惑不解,还以为他是在存心找茬。
所以,我的一个建议是,当你没有掌握美式幽默的技巧和精髓时,千万不要照葫芦画瓢,机械地去模仿,不然只会弄巧成拙。
跨文化交流是一门需要高超技巧的学问,这一次那个马里兰女生站在高光之下出了洋相,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在其中迷失。
所以,我特别羡慕也特别佩服那些深刻理解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精髓,能够在东西方文化中自由游走,架设起桥梁的人。
更高的高手,还会把两种文化结合在一起,让两种文化无缝衔接,水乳交融,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从而创造出新的精神内涵。
比如说,中国文化的典型元素之一,是中国功夫。而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代表,则是汽车。
现在出一个思考题:怎么把功夫和汽车这两个分别代表东西方文化的元素结合在一起?
也许你会有自己的答案,不过在你思考之前,我给你提供宝马M的一个高手思路作为参考。
宝马M找到了李小龙这个绝佳的切入点。
李小龙是出生在旧金山的华裔,后来到香港发展,既有东方背景,又有西方背景。
几十年前,他把中国功夫发扬光大,让功夫这个中文词在全世界家喻户晓。他曾经用水的哲学来诠释自己对功夫的理解。
水有什么特点呢?无形,无法,无所定形,但又有无限的可能性。用李小龙的话来说,放在杯里就是杯的形状,放在壶里就是壶的形状。
而这,正是宝马M独特的造车哲学:形式服从功能。
功能上的每一点更新,外观上的每一点变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驾驶体验服务,为了让驾车的人体验到流畅的驾驶乐趣——而不只是华而不实,做做表面功夫。
李小龙还说,静,若行云流水;动,若骇浪滔天。
Water can flow, or, it can crash.
宝马集团从创办之初就积极参与赛车运动,从而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跃上全球顶尖汽车品牌行列。而宝马M则是现在的宝马汽车运动部门的前身。
如今,高性能的宝马M,既有赛车性能又适合日常驾驶,成了一块金字招牌。
正所谓动静结合,静的时候行云流水,动起来则骇浪滔天。
如果你驾驶过宝马M,体验过驾驶M时的极致乐趣,你会感受到,M的设计理念里,融汇进了这古老的东方哲学。
在了解到这些之后,让我们伴随德彪西的《月光》,再来看一下这则视频,感受一下其中融汇东西的至高境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023l7gbgy&width=500&height=375&auto=0
没关注的朋友长按二维码点点关注
联系邮箱:ask@jiazhuang.us